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结合实际、采取四项措施,强力推进户籍窗口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是打好规范牌,做到纪律严明作风优。户籍窗口要在显著位置全面公开户口、居民身份证等服务事项、办事依据、工作流程、办结时限、收费标准等;公示办理各类业务表格填写式样;公开省、市、区公安机关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严格执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三项制度、优先服务制度,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员应优先接待办理,对辖区内的福利院、敬老院或其他行动不便的鳏寡孤独、病残群体主动提供预约和上门服务。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肃警容风纪、严守工作纪律,统一着装上岗,做到警容严整、举止端庄、精神饱满,接待办事群众应主动热情,举止大方,态度和蔼。认真受理群众申办户籍事项,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应及时处理答复。户籍窗口应保持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并设置便民服务设施:1、提供桌椅、纸笔、饮用水等服务设施;2、设置警民联系电话或者联系箱、意见簿或者留言板。要常敲警钟,让民警、辅警养成严于律己,按制度行使权力的习惯,确保在工作中能坚守 “底线”,不越纪律“红线”,不碰法律“高压线”,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二是打好技能牌,做到业务精通素质优。各地要结合新版人口管理系统试点工作以及《贵州省公安机关户口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即将正式施行),制定户籍管理培训活动工作方案,户籍窗口AB岗要通过制定每月“训练清单”,统筹运用集体学习、每周一练、以师带徒等形式,全面提升民警政治素养、业务实战、群众工作。加强动态考核,在各环节一级压一级,各负其责,对发现的差错及时通报,使民警、辅警逐步养成认真核对、细心办证和严谨校验的工作作风,通过加强内部制约促进管理,确保工作零差错。
三是打好贴心牌,做到心中有民服务优。各地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载体,牢固树立民生至上理念,坚持真心、热心、贴心、耐心、用心的“五心”工作法,不断细化便民举措,优化办事流程,服务群众“零距离”。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实行“互联网+公安政务平台”“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制度,及时审核互联网+服务申办事项,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满足特殊紧急需求。培养换位思考的同理心,面对群众的咨询和提问,做到耐心细致解释;对待群众的埋怨和不满,学会换位思考,多体谅包容,尽力避免激化矛盾给工作带来不便,让群众“开心”而来,“顺心”而归。
四是打好监督牌,做到督导有力管理优。加强全流程监控,强化后台检查工作,对每份申请材料细致检查核对,形成纠错机制,做到当天的事项做到当天办结,并及时审核上报。定期对户籍窗口进行监督考核,广泛听取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对户籍民警的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等进行评议,及时整改户籍窗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