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阳光下的守护 | 从迷雾到光明:心理测试技术撕破谎言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在刑侦破案的复杂战场上,真相往往被重重迷雾所遮蔽。当嫌疑人的谎言编织成密不透风的网,当案件陷入“零口供”的僵局,心理测试技术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开迷雾,直抵真相核心。

2024年以来,六盘水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左桦晟与代军便潜心研究,利用心理测试技术协助侦破疑难案件6起。今年7月,代军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査破案中的应用》更是荣获第十届全国公安院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主任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的好成绩。

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着多维度关键作用。它通过对涉案问题的针对性测试,快速排除无辜人员,让侦查资源聚焦核心线索;通过捕捉生理与心理异常反应,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为案件突破提供明确目标。面对复杂案情中的伪证、伪供,它能敏锐识别矛盾点,揭穿谎言;为办案团队提供清晰侦查方向,以科学结论坚定侦破信心,避免在“零证据”僵局中迷失。

20254月,盘州市一越野车遭纵火烧毁,现场无监控、证据缺失,侦查陷入僵局。嫌疑人赵某拒不承认犯罪事实,案件一度停滞。后代军与左桦晟对赵某实施心理测试,经测试,赵某对关键问题存在显著隐瞒。面对科学结论,赵某心理防线崩溃,如实供述了因泄愤纵火的犯罪事实。

“这是我们在办案过程中第一次申请心理测试技术协助,看到测试结果,我们立刻感觉信心十足。”办案民警王禹行说道。在侦办案件中,当现场无监控、关键证据缺失时,民警面对“零口供”僵局倍感压力;而心理测试结论如同注入“强心剂”,让民警对侦破案件有更加明确的指引和清晰的判断。

心理测试技术,融合了心理学、生理学与先进科技,被誉为刑侦领域的“读心术”。这项技术如同无形的“测谎仪”,让不少悬案在数据与分析中迎来转机。

20245月,水城区的嫌疑人杨某军因负债累累,为亲人购买高额保险后,制造意外交通事故假象骗取保费。交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案存在诸多疑点,后移送至六盘水市公安局钟山分局刑侦大队。审讯过程中,杨某军坚称是自己操作不当引发交通事故,案件办理陷入瓶颈。侦查员随即与六盘水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联系,代军立即带上设备,在对该案卷宗进行深入分析后,立即对杨某军进行“测谎”,结果显示杨某军存在故意犯罪动机。后续的两个多月里,侦查员紧咬疑点持续审问,杨某军最终心理防线被攻破,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

“科学结论不会说谎。”代军说道。利用心理测试技术协助破案,民警们不再仅凭经验猜测,而是有了科学依据支撑审讯方向,当办案人员结合数据指出嫌疑人的陈述漏洞时,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便会“不攻自破”,最终如实交代犯罪事实。

“心理测试工作能够拨开谎言迷雾,直击犯罪心灵。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与规范化发展,心理测试技术将在刑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左桦晟感叹道。

从迷雾到真相,从僵局到突破,当仪器图谱的起伏成为戳破谎言的关键,当科学结论化作照亮黑暗的利剑,“心理神探”们正用智慧与勇气,守护着社会的安宁与正义。


上一篇:
下一篇: